近日,湖南湘江通用航空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湘江通航产业基金”)顺利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备案编码:SBBK03),总规模2亿元。该基金由湘江集团湘江通航公司和中盈投资公司中盈基金共同发起设立,标志着湘江集团首支聚焦低空经济领域的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进入投资运作阶段。
湘江通航产业基金将聚焦投资低空经济产业、航空航天北斗产业等领域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吸引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落地湘江智航新城低空经济产业园,助力将湘江智航新城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示范园区”。
湘江智航新城低空经济产业园(一期)开发项目位于湘江科学城片区,整体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预计整体投资157亿元。(长沙晚报8月4日)
●杭州湾区域首个低空5G-A网络在沪正式启用
8月4日,中国电信上海公司“智云上海智惠奉贤”——智云奉贤暨5G-A赋能低空发布活动在奉贤区举办,杭州湾区域首个低空5G-A网络在奉贤区正式建成启用。同时,上海也将以此为起点,年内完成全域120米以下低空5G-A网络连续覆盖。(“上海经信委”公众号消息)
●江西共青城“两区一线”低空运输气象保障观测试验按下“启动键”
7月30日-31日,江西共青城“两区一线”低空运输气象保障观测试验启动仪式暨选址勘察现场会召开。会议分技术交流和现场选址两个阶段,此次会议的召开预示着江西共青城“两区一线”低空运输气象保障观测试验按下了“启动键”。
为贯彻“观测即服务”理念,补强江西低空气象监测短板,按照中国气象局《2025年低空经济气象保障试点工作方案》要求,江西省气象局选取九江共青城南湖通用机场到庐山西海定点航线(两区一线)作为示范区域,编制了《江西共青城南湖“两区一线”低空运输应用场景气象保障观测试验建设实施方案》。未来,江西省气象局将依托示范区建设,完成“三试三验”奠定技术基础、验证服务效能,输出“三表”成果产品,构建覆盖技术、布局、服务的标准化体系,打造低空经济气象观测服务“江西样板”。(江西省气象探测中心 8月5日)
●“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形成 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潜力巨大
8月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吨级以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这一突破不仅创新了海上物资补给模式,更标志着我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成功完成了运输任务。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协调部副经理任永怡介绍,相比传统依赖船舶和直升机的运输方式,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在运营成本、响应速度、环保零碳、舒适性以及适应有限起降空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海上石油平台的物资补给主要依赖船舶运输,单程耗时10小时或以上,难以满足紧急物资调度与应急保障需求。紧急情况下则需调用直升机,但单次飞行成本较高。此次试飞将创新的航空技术、成熟的运营经验与真实的海上作业需求深度融合,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展现了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央视网 8月3日)
转自:低空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