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将制定出台支持低空经济政策措施;广州市发文:探索汽车与低空互促,构建陆空一体的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
2025-06-25

■ 6月24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挑选具备高增长高活力高潜力的新领域新赛道,2025年9月底前制定出台广东省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行动规划。分领域出台支持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核医疗等政策措施,完善新兴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加强用地指标保障,强化先进制造业土地利用计划保障,安排专项指标保障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产业项目用地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项目所需计划指标应保尽保。

图片

「低空经济观察」获悉,广州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智电转型提升工程、核心部件跃升工程、支撑体系赋能工程、流通消费提质工程等四大工程10项任务。打造“汽车+”应用场景方面,《行动计划》明确,探索汽车与低空互促,支持飞行汽车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及商业化应用,探索载人旅游观光、应急救援、出行等低空场景应用,构建陆空一体的三维立体智慧交通体系。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建立智能网联汽车、飞行汽车(含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质量安全测试评价体系;鼓励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获取境外认可,搭建汽车出口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认证以及设计、开发、测试、交易、服务等领域公共服务平台,按不超过平台新增投资的3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低空经济观察」将《工作方案》与《行动计划》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 《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用好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两重”项目实施,做好项目谋划储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力公共服务投资,全力推动投资回升。

压茬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中央政策性资金项目,加快推进资金已下达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在二、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扎实推进专项债券“自审自发”工作,加快债券发行使用,优化额度分配机制,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资金使用效益好的地市倾斜,指导国有企业按规定承接更多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

发挥省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工作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项目储备和向上请示汇报,组织各市、各部门就储备项目与政策性银行深入对接,筛选审核项目投放要件,提前确定投资意向,确保更多项目满足申报条件,加快后续资金投放节奏。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对标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领域和项目要求,重点针对新质生产力、新型城镇化、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持续谋划一批带动作用强、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盘子”。

聚焦我省有优势、有潜力的领域,深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带量集中采购,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全省老旧工业锅炉和中央空调、变压器、电机等电气设备开展全面排查,加快推进能效水平落后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更新改造,集中申报“两新”资金支持。

用好政府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通过投资补助、以奖代补、投资入股等方式,撬动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创投领域。

加快盘活国有存量资产,做强地方功能性国企等融资平台,通过设立基金等市场化融资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建立投贷联动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项目。

完善价格制定、调整和补偿机制,聚焦使用者付费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针对其中盈利能力较弱的项目,探索明确项目建设阶段政府投资支持以及运营阶段政府补贴实施路径。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探索公用设施租赁模式。

【打造更多创新发展亮点】强化布局引导和政策支持,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重大科技工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强品牌创新和业态培育,打造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储能与新能源、生物医药、精密仪器设备、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等领域实施系列科技专项,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深入实施修订后的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适当提高创业投资类基金政府出资比例、风险容忍度、让利比例,延长存续期限和绩效评价周期,不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出台相关工作细则,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用于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技术改造、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年内新增贷款给予不超过贷款利率35%的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加强宣传辅导和项目对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在我省更多投放使用。

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研发应用,扩大试点应用场景开放,打造一批试点应用标杆项目,引进和培育更多软件企业,做强做优自主软件生态。

加速培育“硬件+软件”自主产业生态体系,大力发展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教育、医疗、交通、金融、安全等重点领域应用赋能。

用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集中采购等渠道,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不断降低成本、迭代升级。

实施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许可中小微企业使用科技成果。深化全省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及单列管理改革,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认定工作机制。

着力推动6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建设。大力推动成果中试熟化,启动建设不少于30家省中试平台,争取落地布局一批国家级重大中试项目、区域中试中心。

挑选具备高增长高活力高潜力的新领域新赛道,2025年9月底前制定出台我省高质量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行动规划。分领域出台支持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核医疗等政策措施,完善新兴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机制。

扎实开展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扩能增量、提质增品、降本增利、提效增值四大重点行动,大力推广“链式改造”,2025年全年推动1万家工业企业技改数转。


■ 《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图片

转自:低空经济观察


版权所有   北京洞见未来会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