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研制推广氢动力无人机,开展场景示范,积极推进氢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构建氢能交通应用网络
2025-06-11

■ 6月4日,四川省经信厅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5-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积极推进氢能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构建氢能交通应用网络。在应急救援、飞行表演、智慧农业、地理测绘、环保检测、交通巡查等场景开展一批氢能无人机应用;试点大型氢能航空器应用,推进氢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氢涡轮等动力装置理论研究与技术验证。提升高端装备性能水平,推动飞行器等产品迭代开发应用。

《规划》提出,发挥四川经济大省、军工强省优势,推动氢能在交通、储(供)能、工业等领域,特别是在高原地区独特适用场景的广泛应用,打造兼具四川特色和全国影响力的氢能综合应用示范高地。依托成都低空经济产业、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等,研制推广氢动力无人机。基于全省农业大面积种植、喷药、巡查等需求,开展氢动力无人机、农机装备等场景示范,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图片


「低空经济观察」获悉,《规划》围绕5个方面提出了16项任务。一是在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场景应用方面,提出提速交通领域规模化应用、加快推进工业领域替代应用、积极开展供能领域场景打造、合理布局储能领域多元应用等4项任务。二是在统筹推进氢源供应网络建设方面,提出科学布局制氢设施、稳步构建储运体系、统筹规划加氢网络等3项任务。三是在持续提升自主技术创新水平方面,提出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提升高端装备性能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产业人才支撑能力等4项任务。四是在加快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方面,提出培育高水平企业梯队、强化氢能装备产业协同、推动制造和服务业融合等3项任务。五是在建立健全氢能安全标准体系方面,提出构建氢能标准体系、健全安全监管机制等2项任务。「低空经济观察」将部分内容分享如下。


■ 发展目标

到2027年,高端氢能装备性能及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生态体系更加完备;交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有序推进制氢、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在储能、供能及工业领域打造超10个应用场景,初步形成示范效应;综合应用成本持续降低,力争实现燃料电池商用车综合应用成本与同类型燃油车持平;产业综合实力和应用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到2030年,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备,高端装备实现全面自主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初步建成,氢能在高寒、高海拔地区初步实现规模化民用,在冶金、液氢、绿氢耦合氨醇、炼化、轨道交通、内河航运、低空飞行等领域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构建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 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场景应用

提速交通领域规模化应用。发挥氢能在中重型、中远途车辆上的应用优势,加快扩大氢能客车、货车、专用车市场应用空间,支持打造川内及跨区域氢高速示范项目,探索拓展氢能乘用车应用场景,逐步建立氢能与锂电池纯电动汽车互补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氢能在轨道交通、内河航运、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构建氢能交通应用网络。

氢能航空方面:在应急救援、飞行表演、智慧农业、地理测绘、环保检测、交通巡查等场景开展一批氢能无人机应用;试点大型氢能航空器应用,推进氢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氢涡轮等动力装置理论研究与技术验证。


■ 持续提升自主技术创新水平
提升高端装备性能水平。持续巩固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优势,加快突破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电解水制氢装备及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成套工艺,提升可再生能源制氢转化效率和单台装置制氢规模。进一步提高氢燃料电池可靠性、稳定性、耐久性及经济性,开发高效率氢(氨)内燃机及高压力等级、高储氢密度车载和船用等储氢装置,推动氢能汽车、机车/列车、船舶、飞行器等产品迭代开发应用。鼓励氢能装备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核心技术攻关、装备制造关键工序和终端应用运维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氢能高端装备标志性产品。


■ 加快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强化氢能装备产业协同。发挥全省装备制造优势,加快推动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以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高端装备为核心,围绕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上下游细分环节开展创新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充分利用省内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清洁能源装备及整车、机车/列车、飞行器、农机等应用装备制造基础,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发电及氢能应用一体化装备研制;依托全省有机废弃物回收、化工副产氢等产业资源,开展生物质制氢、工业副产氢规模化提纯、管道输氢/掺氢等装备研发制造,同步推进固态储氢和液氢装备产业化发展。


■ 建立健全氢能标准体系和安全机制
氢应用方面,重点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集成、安全防护等领域开展标准制定,同步开展液氢重卡、电力、工程机械、无人机、商用车、机车/列车、船舶等氢燃料电池应用标准制定。


图片


转自:低空经济观察


版权所有   北京洞见未来会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