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低空经济首飞;四川新闻联播:“翼龙无人机”展翅高飞
2024-10-11

近日,深圳光明区首个低空基础设施投入使用——联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直升机起降点,当天实现从市内到光明的首飞。  

图片

据了解,该直升机场是光明区首个对外开放使用的高架直升机场,从光明区乘坐直升机前往市内核心区域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图片

据介绍,随着光明科学城直升机专线的开通,可大大缩短光明科学城和大湾区其他城市集群的距离,推进光明科学城低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接下来,光明区将加快开通飞往西丽、河套、松山湖等地的直升机航线,逐步构建以光明科学城为枢纽的低空出行网络。

《翼龙无人机:铸造科技强国之翼,拓展多元应用与产业发展》 2024年10月3日,四川新闻联播播出了《我们的星辰大海③翼龙“飞天” 铸造科技强国之翼》,对国产翼龙无人机及其位于自贡航空产业园的生产基地进行报道,以下是详细内容。

图片

大型无人机的研制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我国自主研制的长航时翼龙无人机在这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侦察打击到应急救援,再到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翼龙不断发展转型。

翼龙无人机诞生于10多年前,能够挂载几百公斤的载荷,飞到千里之外执行任务。近年来,它出口到多个国家,无论是高温干燥的沙漠还是寒冷缺氧的山区,都经受住了复杂环境的考验,成为我国无人机领域的拳头产品。飞行指挥张越与翼龙相伴十年,他提到翼龙 - 1达到一万小时飞行无问题,实际飞行时长已远超一万小时。在应用拓展方面,翼龙表现出色。2021年,由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翼龙 - 2开展了我国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货运物流首次飞行试验。在3000米以下低空空域,翼龙 - 2从自贡兰田机场起飞,飞到乐山目标任务区。张越作为飞行总指挥已执行数百次翼龙飞行任务,他表示此次跨区域支线运输测试是民用布局之一,自贡到乐山的运输从原本两个多小时缩短到15分钟。

图片


图片

除了货运物流,翼龙研制团队自2019年起拓展民用市场,人工影响天气是其瞄准的首个目标。在研发翼龙 - 2H气象型无人机时,2021年于甘肃首次开展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试验遇到难题,任务需飞机搭载催化剂到云层播撒,但云层内部零下12度低温使机翼瞬间结冰。不过,翼龙团队联合多所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理论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攻关,通过冰风洞试验和实飞验证,研发出适应翼龙无人机的防除冰系统,确保其能在结冰环境安全飞行。之后,翼龙 - 2H气象型无人机首飞成功,在祁连山、川西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完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生态修复、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图片

翼龙在应急救援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其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最长航时超20个小时。研发团队让翼龙搭载无线通讯设备变身“空中基站”,利用光电吊舱了解受灾情况。张越介绍,在灾区“三断”(断电、断网、断路)情况下,飞机可通过光电设备侦察灾区,提供全方位信息以便救灾人员判断救援方案,同时搭载的天线可为受灾群众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图片

随着翼龙无人机应用场景增加,批量化生产成为需求。2021年,翼龙将目光投向自贡航空产业园。这里作为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区域,空域条件良好,翼龙试飞流程简化,提前一小时报备就能起飞。宽敞的数字化厂房能满足年产200架翼龙无人机的需求。在全自动化喷涂厂房,飞机按预设程序由机械臂高效、安全、快捷完成涂装,机库离跑道仅几百米,制造完成试验后可直接拉上跑道滑行。在翼龙生产基地,其左右聚集众多无人机企业,涵盖整机研制、零部件配套、复合材料研发等,推动自贡航空产业园无人机及通航产业集群发展。去年,该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亿元。

图片

展望未来,据中国民航局预估,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3.5万亿元,翼龙将迎来更好的市场机遇。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杨翰如表示,翼龙无人机还将结合5G +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科考、测绘和物流等领域开展更多应用。张越也表示,翼龙的发展体现国家对航空事业投入增多,希望通过努力将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

来源:四川新闻联播四川观察通航圈通航在线


版权所有   北京洞见未来会展有限公司